畫作缺陷辨識系統及方法
A Painting Defect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
【技術規格、效益說明】
數位記錄及量測系統,在近幾年科技的進步下,遂成為文化資產與藝術品不可或缺的應用技術,其精度與解析度更是與日俱增,故可演化為畫作缺陷辨識系統;本項技術透過預先取得全圖影像後,在透過細部檢視畫作是否存在缺陷,當發現畫作具有缺陷時儲存該缺陷畫面,並透過畫作瑕疵辨識系統計時運算後,於預先取得得全圖影像中即時標註記號,用以簡化畫作瑕疵找尋的流程,並有效減少後續標注所需的時間。本系統在產業應用方面,不僅可適用於文化資產與藝術品之修復作業,更能進一步作為該文物之科學履歷,在出入庫、展覽與運輸前後,檢視作品是否因外力或操作不當而產生損傷,協助釐清責任之歸屬。
【亮點成果】
本項研發成果獲得2022年第16屆波蘭國際發明展(金牌)、2020年第16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(金牌)、2021第32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創新科技展(銀牌),取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(M601820)、發明型專利(I773996)及日本新型專利(第3230218號)。

環境狀態偵測裝置及系統
Environmental State Detection Device and System
【技術規格、效益說明】
為了提升藝術品展存空間環境監控的即時性,以確實掌握應變的時效性,根據環境控制信號對其通訊連結的實境設備進行控制,從而調整環境的環境參數,以解決使用者須手動地對受控設備進行控制的不方便性之目的,可以直接透過本環境狀態偵測裝置取得各項環境參數。本項研發成果除可提昇典藏管理之穩定性之外,亦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60%以上,管理者可以直接透過本環境狀態偵測裝置取得各項環境參數,進而執行適當之室內環境控制,適合藏品展示及國際展覽合作館所監測藏品狀況使用。
【亮點成果】
本項技術獲得2020年第14屆波蘭國際發明展(金牌)、2021年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(銀牌)、2022年巴黎國際發明展(銅牌),並取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(M602651)、日本新型專利(第3230284號)、中國大陸專利(第15876689號)及法國新型專利。

展覽品警示系統
Warning System for Exhibits
【技術規格、效益說明】
展覽品警示系統,是一種警示參觀者過於靠近展覽品的警示系統,用以解決參觀者在展覽會上過度靠近展覽品的問題。在展覽會上,為了確保展覽品在開放過程中安全無虞,大多採取派遣工作人員在旁勸導及規勸參觀者勿過於靠近展覽品,亦或是使用制式之立牌、告示牌或伸縮柵欄等障礙物隔離參觀者,以避免因參觀者過於靠近展覽品,而造成展覽品遭受損壞或偷竊。然而,聘雇警衛人員不僅需耗費過多人力成本,且在人潮擁擠時刻,亦無法有效兼顧每一個角落的展覽品安全及參觀者的秩序。透過展覽品警示系統,能夠警示參觀者已與展覽品過於靠近,以達到防止參觀者過於接近展覽品及降低人力成本等效益。
【亮點成果】
本項研發成果獲得2021年第15屆波蘭國際發明展(金牌)、2020年第16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(金牌)、2018年第波蘭國際發明展(白金、最佳發明獎),取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(M566888)。

具提供抗靜電的載體結構
A Carrier Structur with Anti-static
【技術規格、效益說明】
煙垢與灰塵是促使文化資產與藝術品劣化的重要因子,其附著於文物上之行為,多因作品上帶有靜電所致,故文物表面靜電之去除,為有效減緩作品劣化之方法。本項技術將抗靜電之機制,承載於柔軟且不傷及文物之載體上,利用輕微接觸或近似接觸的方式,去除文物表面靜電,且具有最小物理應力介入之特性。本技術可以有效清除畫作表面或廟宇裝飾文物之煙垢、汙漬以及老化之顏料,同時不對畫作或廟宇裝飾文物造成損害。經實際測試清潔後,其顏色之結構不會造成影響,同時可形成一隔離的抗靜電層,以減緩污染吸附力。
【亮點成果】
本項研發成果取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(M597719)、發明型專利(I737056)及日本新型專利(第3231044號)。
